发布日期:2025-06-26 08:49 点击次数:124
最近,热播剧《淬火年代》的前四集让我感到失望,原本期待一场精彩的年代商战大剧,却被剧中诸多问题所困扰,无法不吐槽一番。
首先,剧情设定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主角柳钧是一位海归博士,刚回国就遭遇父亲中风、工厂濒临破产、工人讨薪和债主逼债等一系列的困境,表面上的“天塌地陷”至极吸引眼球。然而,问题随之而来,父亲经营了二十多年的工厂,竟因一批零件出现沙眼和气孔问题就陷入绝境,实在让人难以置信。现实中,经历过如此多风浪的工厂必定具备一定的抗压能力,怎么可能如此脆弱?
接下来说说柳钧解决技术难题的情节,这简直显得幼稚可笑。借助一个电话和德国助手的沟通,他顺利地用设计弥补设备不足,轻松解决工厂困扰已久的问题。然而,是否真有如此简单的技术处理方式可行,尚需商榷。更值得一提的是,整个解决过程缺乏波折与专业性的展示,作为一部聚焦制造业技术升级的剧,这种草率的处理方法让观众实在难以感受到攻克技术难题的艰难与复杂。
人物关系和情节的发展同样充满了不合理。柳钧与好友钱宏明之间的六年前的往事被多次提及,营造出的神秘氛围却迟迟不见揭晓,显得非常故弄玄虚,强行制造悬念。而作为公司经理的钱宏明,生活条件理应不错,却依然使用搓衣板洗衣服,此情此景与他的身份严重不符,让人难以理解。
展开剩余46%剧中的一些场景和细节亦令人失望。例如,柳钧父亲在医院昏迷的戏份拖沓冗长,竟占用了近一集的内容,然而对剧情发展几乎无益,理应精简。此外,男配角带柳钧参加同学会并送领带的情节也是莫名其妙,没有后续发展,完全可以舍弃,明显是在注水。
在逻辑方面,漏洞更是层出不穷。柳钧的父亲尚欠工人两万块工资,却能够给儿子买大房子、雇保姆,这种前后矛盾的行为令人难以理解,不明白编剧究竟想塑造一个怎样的父亲形象。此外,柳钧回国后,心心念念地盼望拯救工厂,但他的许多决策和行动却缺乏合理的铺垫和动机,显得过于冲动和盲目。
综上所述,《淬火年代》前四集的剧情逻辑问题显著,浪费了良好的演员阵容和题材。期待后续剧情能够有所改进,否则很难让观众继续追下去。
发布于:福建省下一篇:没有了